2017年3月14日 星期二

106--輔導員増能--紀錄

105年度臺中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學品質整體計
臺中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國中輔導小組
中市ART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有效教學課程研發暨標準化多元評量模組建置實施
工作紀錄
會議名稱:藝術與人文課程轉化及課程研發MAP研討
  
   106  年  03   14  
地點
大雅國中
主講人
李玉美
記錄
李玉美
參與對象
全體工作坊教師/如簽到附件
     
一、教育部當前政策因應之方向說明
    為因應十二年國明教育即將上路,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習,為當前教育部為教師專業成長所訂定之教師成長策略之一,依據國中專業教師現況及本市國中藝文教師分佈情形,除訂定各校藝文領域學習時間之外,如欲跨校策略聯盟學習成長在時間(2)及空間(距離)上較不切實際,因為光是處理完班務或課務後還需將交通時間算進去,多數教師均無法配合,本團隊則因有共同公假時間,應可進行實施。
二、有效教學課程案例及課程評量轉化分享研討
    如附件一
視覺藝術科評量標準評量作業
課程/單元名稱
美的形式-形式之美
教學科別
 ■視覺藝術  □音樂  □表演藝術
對應表現標準
實踐與應用-美感體驗1
對應能力指標
2-4-6 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教材內容面向
 ■基本概念  ■表現試探  □歷史文化  □藝術生活
對應基本能力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壹、教學對象與節數
一、教學對象:國中七年級
二、教學節數:3
貳、課程概述
一、設計理念
    本單元為一年級基礎造型點一環課程,本單元期望透過對於美的形式之原理說明及其特點介紹透過教學簡報帶領學生認識反覆、漸層、韻律、對稱、均衡、非對稱均衡、對比等自然及人工之美的形式賞析,覺察生活中美的形式原理及「點」的構成藉由認識美的形式進而以及認識運用在構成中產生的效果。並透分組學習之實際演練以確認學生學習成效,除運用分組實作檢驗學生是否能掌握前一階段「美的形式原理」所學的構成概念,也經由點的構成練習能熟悉及嘗試運用在各種多元的藝術創作上
二、先備能力
學生已學習過「美的形式原理」,具備構成的概念。
三、實施過程
本單元分兩階段:
1.    第一階段先透過教學簡報,帶領同學覺察日常視覺環境中何處具備「點」的性質?以及點在構成時會有那些效果?
2.    第二階段提供學生四種顏色及不同大小的圓點貼紙及黑色紙板,請同學從「漸層」、「對稱平衡」、「非對稱平衡(均衡)」、「律動(韻律)」四個形式原理裡自選一個作為主題,使用圓點貼紙來呈現。
参、教學目標
一、能認識及應用美的形式原理原則在日常生活中。
二、能指出日常視覺環境中何處具備點的性質,說出點在不同的構成方式
    中所形成的效果。
三、能以點為元素,應用「美的形式原理」構成圖案。
肆、教學流程
節次
教學內容
教材
評量
1
1.      美的形式原理原則說明及認識。
2.      分組演練美的形式原理原則形式表現。
1.      教學簡報
2.      分組學習
評量一
2
1.      點的性質、日常視覺環境中何處具備點的性質?
2.      點在構成中形成的效果。
3.      教學簡報


1.      使用圓點貼紙呈現「美的形式原理」。
2.      提供學生及貼紙及紙板,請同學從運用「漸層」、「對稱平衡」、「非對稱平衡(均衡)」、「律動(韻律)」四個形式原理裡自選一個作為創作主題,使用圓點貼紙來呈現。
1.      黑紙板、四種顏色圓點及不同大小的圓點貼紙
評量二

研擬或推廣課程教學與評量示例--5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學教案設計案例
課程/單元名稱
戰爭與和平(八上)
適用階段
□ 第一階段
□ 第二階段
□ 第三階段
■ 第四階段
教學類別
視覺藝術  □音樂  □表演藝術
教案設計
黃永杰
服務
惠文高中
教材內容面向
□基本概念  ■表現試探 ■ 歷史文化  ■藝術生活
對應基本能力
2.欣賞、表現與創新。
6.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9.主動探索與表現。
對應能力指標
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

2-4-5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
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對應評量標準
探索與表現-作品表現-1

教學活動
壹、課程單元內容
授課對象:8年級學生
授課時數:4節課
貳、課程概述:
1.透過對有關戰爭的藝術作品之呈現,思索戰爭的本質,了解戰爭對人類的傷害,進而學習尊重人權,愛好和平。
2.認識戰地攝影作品的特質與表現。
3.認識畫家、雕塑家表現戰爭與和平的藝術作品,賞析並思索作品意義。


参、教學目標:

  1.思索戰爭的本質,了解戰爭對人類的傷害,進而學習尊重人權,愛好和平。
2.透過對有關戰爭的藝術作品之呈現賞析,並思索作品想表達的意義。

協助學校教師進行課程與教學設計及教材教法發展

臺中市106年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學品質整體計
臺中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國中輔導小組

2-29-14臺中市ART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有效教學課程研發暨標準化評量模組建置實施計劃


一、依據
(一)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06年度補助辦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教學品質要點。
(一)        106年度臺中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教學品質整體計畫。
(二)        106年度臺中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教學品質國民教育輔導團整體計畫。
二、前言(現況分析及需求評估)
    將基層藝文教師對於教育相關政策之內容及議題接觸機會較少之困境,對於推動的精神及內涵掌握速度較一般領域慢熟的現況及組織教師專業發展社群的條件不足(學校專業教師員額太少)的困境,透過組織臺中市ART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輔導小組自身即為教師專業社群,發展有效教學課程研發暨標準評量模組建置,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評量規準及標準化多元評量方式的建構,需全體基層教師對於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及學習成效具備正確實施方式及認知。
、目標
(一)      透過研習增能、專業探討進行課程設計實作,開發教學教材、帶領教師對課程領域知能之專業成長。
(二)      研究發展並推廣美感教學創新之教材教法,建置多元評量模組,提升教學評量之多元化。
(三)      協助教師開發有效教學策略,改變評量方式及教學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四)      開發優異教學技巧及人才,提供教師相互觀摩學習的機會。
四、辦理單位
(一)      指導單位: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      主辦單位: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三)      承辦單位:臺中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國中輔導小組。
(四)      承辦學校:臺中市大雅區大雅國中。
五、實施對象:臺中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國中輔導小組全體團員(11
)
六、辦理期間:10601月至07月。
七、辦理地點:臺中市大雅區大雅國中、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教師資源室。
八、實施方式:


辦理時間
辦理內容
主持人
主講人
備註
106.03.14
有效教學策略:視覺藝術教學困境與解決策略探討-1
大雅國中
楊峙芃校長
李玉美
國中輔導小組輔導員
106.05.23
有效教學策略:增進學生的圖像表達能力以8年級平面繪畫為例-2
大雅國中
楊峙芃校長
黃永杰
106.06.06
有效教學策略:音樂教學困境與解決策略探討-1
大雅國中
楊峙芃校長
林尹梅
106.06.27
有效教學策略:表演藝術教學困境與解決策略探討-1
大雅國中
楊峙芃校長
馬美文
九、報名方式:逕上教育部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線上報名系統進行報名。

協助學校教師進行課程與教學設計及教材教法發展--4--紀錄

106度臺中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國中輔導小組
B區(龍井國中)分區輔導活動記錄表
活動主題
B區(龍井國中)分區輔導
活動日期
及時間
2017.03.14
09001130
活動地點
龍井國中
學習領域
國中組藝術與人文
會議主席
龍井國中
吳政鴻校長
出列席人員
出席輔導團員
楊志芃
李玉美
林尹梅
馬中峰
黃永杰
馬美文
謝志沛



列席人員





活動內容紀錄
一、  主席致詞
歡迎各校老師參與本次分區訪視活動,期望大家今天都能共同成長的感覺,藝文領域教學讓學生體驗美的感受並落實在生活中。

二、  輔導員業務報告(爽文國中李玉美老師)
    「巡迴輔導」大台中地區共分為六區,每學期預計安排三區進行,與會學校以輪流方式、每次約3所學校進行教學分享報告,去年停辦改為到校輔導。期望透過這次分享讓老師們獲得更多的能量帶回課堂中應用。

三、  輔導員分享報告
主講:光正國中  謝志沛老師
講題:表演藝術課程與校園活動策畫分享
摘要:1. 企劃活動的概念
      2. 校慶創意進場活動執行流程
      3. 體察班級學生調性,並與孩子從討論中出發,活動後獲得的回饋
      4. 影片欣賞

四、  課程與研究各校分享 

「向上國中老師~活化教學博物館學課程方案」

設計1藝遊美術館:
    藉由引導及尋寶遊戲的方式,帶領學生認識美術館和欣賞藝術作品。
設計2竹林天井設計與規劃校徽釋義、20週年校慶LOGO徵選分享
    竹林天井是國美館中一處相當特別的場景。高聳的玻璃牆直達頂端,在完全室內的空間裡建構了一個與戶外相連的環境,這是很好的展演空間。本次設計理念希冀藉由同學們天馬行空的想法,在維持現狀的同時,為這個安靜的空間,帶來新氣象與新創意。

「育英國中簡洋洋老師~樂譜的演變」
1.  紐瑪譜-9世紀:中世紀最開始是用拉丁文及希臘字母變化而來的符號
2.  紐瑪譜-10世紀
3.  紐瑪譜-11世紀-桂多手
4.  紐瑪譜-12世紀
5.  紐瑪譜-13世紀
6.   16世紀-五線譜

「烏日國中楊立蘭老師~分享烏日國中藝文成果展」
1.行政支援教學,藝文教師均擔任行政
2. 紫錐花、學生美展、燈籠設計、卡片、書法、海報……
3.   全國民俗舞蹈、現代舞、木箱鼓……
4.   北管音樂、直笛比賽、本土卡拉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