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彼處/此地」─國美館展

此次在台中國美館展出的展覽「彼處/此地」,嘗試以現存於歐、非、亞三洲的人道價值觀念與其所處之國際社會局勢來對「逃離」這個主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在這個展覽計畫裡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八位藝術家,以錄像、攝影、裝置、表演,文件等不同形式與媒材的展出,著重於以跨文化性的方式來探討「逃離」這個主題,與其衍伸的「自由」與「限制」等概念,從中建立多面向的視角與相關議題的探討,並且透過不同國籍的藝術家產生跨文化/國界的對話。

當我們提出「要逃離什麼?」這個問題,也同時拋出了「要逃去哪裡?」這個疑問。「逃離」大多與「漫無目地」和「懸而未決的結局」等意涵劃上等號,而鞭策「逃離」的初心即是離開眼下讓人難以忍受的現狀。在逃離什麼的人,同時也正在尋找些什麼。也許他正在尋找一個攸關自身生存狀態的答案,或者是一種對更好未來的期許,亦或在尋找安身之所,又或者是一個全新的視角,或是一種讓自我自由發展的機會。然而逃離之後的會是什麼?是得到因懷抱希望而燃起的勇氣,還是陷落只能聽天由命的無奈當中呢?

此次展覽的作品不會是以政治或社會實際案例的角度切入,而由八位藝術家以「有條理的抽象手法」激盪出不受文化與情境差異影響的各種面向,更以此引導出核心主題「逃離」這個觀點內涵的反思。藝術家們期待透過這些自身的個人經驗和作品延伸出來的討論,得以呼喚出觀者對此次展覽議題的關注性。此次的策展採用環繞主題的操作方法:藝術家們於展覽中所彰顯的各種不同題材與媒材的處理方式的過程當中產生其關聯性,更於相互有形與無形的對話中凝聚出一種跨文化的共同性。藉由藝術家們不同的藝術立場,人們對「逃離」這個概念既有的刻板印象得以破除,而「逃離」這個主題的彰顯也得以拓展到無形卻又無所不在的領域之中。即使現下「 逃離 」這個主題正好無所不在的被西方媒體所報導,重點到最後卻往往都只集中在少數插圖或影像上。如被擠在破爛而壅塞小船上的難民們茫茫無助的漂流在不知盡頭何處的汪洋之中;鬧劇一般櫛比鄰立難民營中的帳篷,與隔著纏刺的鐵絲網交換無奈眼色的男男女女與小孩。由主流媒體所釋出的圖片們漸漸變成了單面向的象徵,而這些很難激發出人們批判的思考與反映反思的能力。

綜觀上述,此次展覽的核心問題為:「逃離」是否為一種可以獨立於起因而有固有性的概念?同時,藉由這個核心提問,嘗試破除既有的模式樣板,透過反思、多面思考等不同層級的視點破除普遍認知下「逃離」舊有且固存的刻板印象,進而拓展並呈現它所隱含的內涵。以此為核心,此次的作品將圍繞在恐懼、暴力、庇護、不確定性、限制、自由、希望、樂園和家庭等名詞與概念間,與觀者進行對話。
http://event2.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60018
活動圖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